草甘膦是一種高效、低毒的有機磷類除草劑,被植物吸收后可阻礙氨基酸的合成而使其枯死。在生產草甘膦排放的廢水中,有一股廢水含有高限度的草甘膦及副反應產物。經10批采樣檢測,該廢水水質(平均值)如下:堿度0.537mol/L(pH13.7)、COD44090mg/L、草甘膦21.39g/L。目前還未見到一種理想的回收成處理廢水中草甘瞵的方法。經試驗發現,草甘膦對厭氧茁有較強的抑制作用,園廢水COD很高,不宜直接進行好氧生化處理;草甘膦對酸,堿都很穩定,簡便的酸解,堿解處理對其無效;活性碳及常用的合成吸附劑(如H-103)對其只有弱的吸附能力,廉價的金屬離子(如Ca2+、Mg2+、Fe2+,Fe3+)及聚鐵、聚鋁等在處理草甘瞵廢水時雖能形成絮凝沉淀物,但沉淀顆粒極細小,且有一定的粘性,分離極困難。因此,探索出一種既能有效降解草甘膦,又不影響后續生化處理的預處理方法,是處理該廢水的關鍵。
試驗方法
1、試驗步驟
用稀鹽酸將廢水調節到一定的pH,取1OOmL放人500mL燒杯中,加入一定量的次氯酸鈉溶液(含有效氯8.9g/1OOmL),攪勻,在室溫下放置一定時間,分別測定次氯酸鈉氧化前后的草甘膦濃度。
試驗用廢水為生產過程中實際排放廢水,來與其它廢水混合。調節pH所用稀鹽酸為酸性廢水([H+]=1.42mol/L)。
2、草甘膦濃度的測定
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廢水中革甘膦,方法原理及操作步驟參照《草甘膦原藥》(GB12086-90),依實際情況做相應改動。為消除溶液中殘存的次氯酸根及溶解氯氣對測定的影響,在取樣后加入適最的1:1硫酸并加熱,分解次氯酸根并趕走氯氣,方法的加標回收率為94%-99%。
觀察廢水PH、次氯酸鈉用量、氧化時間、次氯酸鈉投加方式等對氧化效果的影響,得出如下結論:
次氯酸鈉可有效地降解廢水中的草甘膦,降解效果與廢水pH關系不大,可直接在原堿性廢水中加入相當于理論量40%的有效氯,在自然溫度下反應4h,可除去98%的草甘膦。如夏天溫度高,可分批次投入次氯酸鈉,以免溫度過高而造成氯氣的逸出損失。經此預處理過的草甘膦廢水與其它廢水混合后,對厭氧消化不會產生抑制作用。